土豆削皮切丝易变黑 酶促褐化反应系主因
内容简介:土豆削皮、切丝为什么会变色?是因为马铃薯薯块含有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经过酶促褐化反应,产生黑色或褐色的聚合物,与土豆是否转基因没有关系。
近日,有网友发表微博称;中国土豆削皮切丝不会变色,全中国城市出售的土豆都是转基因;的说法与科学事实不符。土豆削皮、切丝为什么会变色?是因为马铃薯薯块含有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能催化单酚、二元酚和多元酚到联苯酚的羟基化反应,进一步催化羟基酚到醌的脱氢反应形成醌,醌又在植物体内发生聚合,或与细胞内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发生反应,产生黑色或褐色的聚合物。科学上把这一过程称为;酶促褐化反应;。
薯块切开后,破碎细胞中的酚类物质在空气中被多酚氧化酶催化,产生大量的醌类物质,这就是削皮和切丝变色的原因。
我国所有马铃薯品种均含有酚类化合物,同时也含有多酚氧化酶。品种间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是有差异的,一些品种切开后容易变色是因为其多酚氧化酶活性强的原因;而有些品种需要较长时间才变色,这与其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有关。
到目前为止,据了解,我国还没有切开后不变色的马铃薯品种,而只是变色的程度和时间有差别;我国也没有种植转基因抗酶促褐化的马铃薯品种,市场上更没有听说有切后不变色的马铃薯销售。
马铃薯削皮切开后,只要将切块浸在水中使薯块与空气隔离、用热水漂洗使切块表面的多酚氧化酶失去活性、维生素C和柠檬酸溶液处理、气调包装、真空包装等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马铃薯切割后的褐变。
目前中国的马铃薯基本上是西部区域小种植户生产,生产上用的品种有100多个,包括几个外国品种,有些品种的薯块在削皮和切块后不易产生褐变,而且这些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品种一般都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育成的常规品种。
在国内马铃薯丝的炒制过程中,一般切丝后不会长时间放置,而且都会用水漂洗。马铃薯丝或削皮后是否变黑与品种、制作方法等都有很大关系,只要在削皮和切丝后掌握好烹调时间、用水或热水漂洗均能控制好变黑问题,与是否转基因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