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灵武孕育韭菜种植基地 品牌效应带动农产品增值
内容简介:一排排整齐的日光温棚为农民们在这个冬天带来一茬韭菜就过万的收入,加上5350亩的种植面积和今年超过3000万元的产值,宁夏灵武市上滩村悄然成为了全区最大的温棚韭菜种植基地。
商贩上门收结账得现钱
位于灵武市南的郝家桥镇上滩村,以沙性土壤为主,这一方水土种粮食作物或许不是很出众,但却分外适合韭菜的种植。2004年,上滩村的几个党员带头盖了温棚种韭菜。;当时也没多想,就是试试看,没想到种出来的韭菜一公斤能卖近2元钱,在当时这个卖价就很不错了。;最早种韭菜的上滩村村民杨洪生说。
12月3日下午,来自银川的菜贩子把卡车停在了杨洪生的温棚前,割菜、打捆、上秤之后,一车车韭菜被陆续拉走。一阵子忙活后,汗珠已经爬满杨洪生的额头。;给,这是1400公斤的钱,你数数。;菜贩子说着,将8000多元交到了杨洪生的手里。顾不上擦汗的杨洪生数起了手中的票子,脸上尽是满足的笑意。
;嘿嘿,我们的韭菜都是现金交易。;刚卖了现钱,杨洪生显然情绪很高,说话也一声高过一声,;我现在一共有4个温棚,一棚子韭菜一茬差不多都能卖一万元钱,这个冬天能收三四茬。我算了算,今年冬天能挣个五六万。虽然说是冬闲,俺们村种韭菜的现在都忙乎得很。过去冬天还打麻将呢,现在还打啥啊,赶紧割韭菜走。;说着,杨洪生跨上自己的摩托车,很快消失在上滩村平坦的村道上。
上滩村村委会主任马文才说:;杨洪生现在不光自己种,还当上了经纪人,他给贩子联系一户农民卖韭菜,贩子一个棚能给他100元钱。现在,村上像他这样的经纪人都有八九个了。;据马文才介绍,目前上滩村已经有800多户村民种植韭菜,其中收入最高的能够达到一年毛利润16万~17万元。目前韭菜除了销往灵武本地,主要走向银川和吴忠市场。
邓保军是参与蔬菜贩运近20年的资深商贩,每天,上滩村有5000公斤韭菜由他经手运往银川北环批发市场,同时他也目睹了上滩村韭菜产业的发展。他说:;从2004年杨洪生开始种韭菜我就来收,以前我三天拉一车,现在我一天就拉一车。;
一个产品立足于市场,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商人,邓保军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一个是上滩韭菜的颜色好,菜体也不潮,能放得住,叶子宽,根系白,占的土少。第二,上滩村的农民韭菜捆得好,一捆子里头不乱掺泥,实打实地来,说明农民的素质高。;
邓保军说:;现在,每天从上滩拉到银川北环批发市场的韭菜,能有4万公斤,占到银川韭菜市场的50%左右。我们按6元钱一公斤左右的价格收的。我现在一天来一次,一次拉5000公斤。;
品牌效应带动农产品增值
据灵武市农技推广中心蔬菜站站长杨学斌介绍,截至目前,上滩村95%以上的温棚都种植韭菜。亩产量为4500公斤,亩产值2.07万元,亩效益1.77万元。每年可生产无公害优质韭菜1204万公斤,实现总产值5538万元,总效益4738万元。
通过8年的滚动发展,已经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格局,成功注册了;上滩韭菜;品牌,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发挥了品牌效益,成为了宁夏规模最大的无公害日光温室韭菜生产基地。
灵武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张仲军说:灵武地处黄河灌区,自古就是瓜果之乡,很适合农产品生长。经过多年的积累,除了上滩的韭菜,还有有机大米、甜糯玉米、黄瓜制种等多项品牌农产品。农产品的品牌化,也是今后灵武市农产品发展一个很好的方向。
下一步,打算推进农产品和超市的对接,让更多产品实现农超对接,减少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加价,让好的农产品以实惠的价格走上更多老百姓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