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蔬菜直营店见闻:两小时卖光5000斤蔬菜
市区第三家蔬菜直营店营业,无公害蔬菜价格比早市还便宜,记者体验采摘运输销售全过程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大波文/摄7日,是连续多日的阴雨天后难得的晴天。
17时许,五常市拉林镇南老营村众和蔬菜种植合作社的社员们进入大棚开始采摘。二十多个品种、万余斤蔬菜对他们来说算不上什么累活。他们更关注的是,8日合作社在道里区工农大街527号开设的拉林国家级蔬菜基地直营店营业后,这些菜能卖多少,市民认不认?毕竟他们既是蔬菜种植者,又是蔬菜经营者,心里难免会有些紧张。
采摘
黄金钩要鼓肚摘
合作社首次在哈市开直营店,采摘、品种和装箱成了第一道关卡。
短暂休息时,合作社技术员孙明江再次强调如何选菜、怎样装箱等细节。有的社员在一旁打岔说:这有什么呀,你种啥选啥装啥,城里人就吃啥呗。孙明江忙说:黄瓜、油豆角要趁青摘,赶早运走以免发烧。黄金钩豆角、白豆角等要成熟鼓肚后才能采摘。谈到采摘品种,孙明江说:7月份城里人喜欢尝个鲜,这些无公害的茄子、豆角、西葫芦等都能卖上好价。
继续采摘蔬菜时,社员们更精心了。孙明江被众人叫得东一趟西一趟,一遍遍回答问题,脑子有些晕。
装车
生怕蔬菜被破相
在蔬菜装箱时,孙明江说:过去我们想怎么装箱就怎么装箱,其实茄子、柿子最好用纸箱装,这样不容易损坏。豆角要用通透性好的塑料箱子装。
昨天2时许,天还没亮,社员们开始冒着小雨装车。担心菜被雨浇,他们有的用塑料布蒙上箱子,有的用自己的雨衣盖上。
合作社管理员何丽娟说:装车时,大伙儿拿蔬菜比拿鸡蛋还小心,生怕把蔬菜破了相。
运菜
拿通行证免费放行
天蒙蒙亮时,小雨变成中雨,记者跟随着小型保温车出发了。路过周家收费站时,驾驶员拿出蔬菜运输通行证,只见红白条的栏杆高高挑起,免费放行。
一个小时后,保温车开到道里区工农大街527号直营店门前,开始卸菜。
当新鲜蔬菜整齐地摆上蔬菜直营店的柜台,合作社理事长焦守波说:这些菜不见得能够卖,你们趁早往回赶,听我电话。
销售
一车蔬菜没够卖
保温车还没到家,焦守波的电话就追过来了。4时许,当市民们看到挂起拉林国家级蔬菜基地直营店的牌子后,就陆续围了过来。到6时许,第一车运来的5000多斤白豆角、茄子和柿子等蔬菜基本卖完。焦守波只好打电话追车,9时许,第二趟送菜车开到店门前。
在直营店里,翡翠城小区的居民陈大娘一边挑菜一边跟记者聊了起来。她说:早市的大地茄子3.5元一斤,这里3元。柿子都是太子黄、黄桃等早市没有的品种,吃起来口感不错。
当记者离开直营店时,开业的礼炮一声接一声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