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蔬菜果品市场网

登录 <

蔬菜果品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蔬菜果品资讯

投资做蔬菜,除了技术还要耐得住寂寞

时间:2013-08-12 来源:  作者:

对话

重庆晨报:你们蔬菜基地的规模在重庆算不算最大?

方仕勇:我们目前只有600亩,不算最大的,但我们去年有600万斤的蔬菜产量。

重庆晨报:重庆的蔬菜基地做得如何?

方仕勇:重庆大的蔬菜基地普遍担忧的还是盈利问题。因为做得越大,管理越容易出问题。我们正在逐渐做大,也很小心,现在我们一年能够赚50万左右。而社会资金转过来,受技术、品种、气候和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利润会降低。

农业风险很大,主要受自然影响,如果一遇到自然灾害,可能10年积累就被全部打倒。比如今年的春旱,就给整个农业种植业,包括蔬菜、水果带来了很大影响,这种大的自然灾害往往是致命的。

重庆晨报:你觉得你们和重庆的其他蔬菜基地相比,你们的特点是什么?

方仕勇:从生产上,我们最大的特点还是品种多。在重庆有我们这么多品种的基地很少。这主要是受技术限制。因为一般的基地都是以量取胜,而管理多品种很难。我们做得到是因为我们有20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现在投资做蔬菜的,80%是社会资金,但他们还不能完全掌握蔬菜生产流程。

我们有渠道,有种植技术,耐得住寂寞,这是一般蔬菜企业无法比的。

重庆晨报:现在农业投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方仕勇:第一,农村人口素质不高,很难管理,我们的工人可能一半都不识字。真正从事农业的人员年龄都偏大,他们没有一个意识,该去做什么,不该去做什么。

第二,这是个思路问题。很多人想的是如何把菜拉上街变成钱,而我们想到的是如何把蔬菜做好,做得更有品质,做成对得起自己良心的食品。这是最大的区别。

重庆晨报:农业生产其实很复杂,你们如何来管理?

方仕勇:我们做计划。比如说我们有年度计划、半年计划、月度计划。现在我请了80多个人。这些计划非常详细,包括每天用药、用肥都有计划。我们每做一个品种都会有记录,这让我们能够看到哪个品种效益好,哪个季节做什么效益好,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就能确定第二年种什么。

重庆晨报:你们下一步的发展?

方仕勇:我们把农业做得更规范、更安全、更环保。我们正在铜梁选址,找水源、土壤、空气等自然条件更好的种植区域,计划建设更大的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重庆晨报:农业产业化到底赚不赚钱?

方仕勇:主要是要形成品牌,这样价格就能够上来。我们今后会做一个高端和中端的品牌。现在我们已获得两个绿色食品认证证书,有8个品种已通过检测,正在办理绿色认证证书,14个品种已通过检测,正在办理无公害认证证书。未来,我们还要做高端的配送,把整个基地做成即时网络监控。

本版文/重庆晨报记者 许星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