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节前,芜湖市菜价很难走低
节前菜价很难走低现在随随便便买把叶子菜,也要四五元。我一家四口人,一天的蔬菜钱差不多都要二十几元,还不算肉。近日在市内多家农贸市场,不少买菜的市民纷纷议论菜价太贵。现在菜市场上涨价的东西确实不少,尤其是前段时间天气实在太热,市场上的菜太少,价格自然就涨上去了。农贸市场的摊主,将菜价上涨归咎于批发价的上涨。
在市区多家菜场,记者获悉一两块一斤的蔬菜确实少见了,家庭日常用量较大的蔬菜,价格基本都在3元以上。芜湖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9月9日,监测的14种蔬菜均价为3.25元/500克,与9月2日相比,价格上涨了1.49%。其中,白萝卜、胡萝卜、西红柿、茄子、青椒、生姜零售价格较上周分别上涨了9.09%、7.14%、16.67%、6.67%、11.54%、2.86%;芹菜、青菜、蒜薹、韭菜零售价格较上周分别下跌了5.56%、9.52%、6.67%、5.26%;大白菜、黄瓜、土豆、大蒜零售价格与上周持平。
随着芜湖高校陆续开学,加上中秋、国庆临近,蔬菜需求量增加,因此菜价一直高位运行。长江市场园相关负责人透露,现在一些大量上市的本地菜价格都天天在涨,随着两节的临近,菜价估计不会走低。
零售价比批发价高了一倍多蔬菜零售价格上涨,虽然主要是受批发价上涨所致,但蔬菜在批发市场的价格,与零售摊贩卖出的价格,相差很大。青椒批发价2元/斤、西红柿2.5元/斤、菌类均价5元/斤。9月12日,在长江市场园农产品交易区,菜农介绍当天的蔬菜批发价。但是经过摊贩们进货,再摆放在城区各个菜市场内等各个流程后,价格就有了明显差别。
随后,在黄山西路菜市场,记者发现这些蔬菜的零售价甚至已经翻番。青椒4.5元/斤、西红柿4.5元/斤,菌类产品根据品种不同,价格不同,多在8元/斤左右吧。摊贩向记者介绍。也就是说,蔬菜加价最快的环节并非来自于产地到批发市场的那若干公里路,往往是从批发市场走到零售市场的距离,也就是常常被戏称的最后一公里。
零售商需要保证盈利我们本来摊位成本就高,加上超市大宗低价拿货,经常销售特价蔬菜,导致我们生意越来越差,我们只好学超市的精品蔬菜区,进行差异化竞争,所以零售价高一些也就不足为奇了。黄山西路菜市场一摊贩介绍说。他指出,虽然批发价到售价有一倍的差距,但蔬菜在运输和分拣的过程中,损耗也非常大。
其实批发商和菜农获得的利润都很低,但是由于走量大可以消化成本。而终端零售价格,也就是菜市场菜摊的价格,由于走量相对较少,摊主为了保障收入养家糊口,必定是自定加价较高的环节。长江市场园农产品交易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而且蔬菜从田头走上餐桌,要经过很多渠道,每个渠道的供应商都想赚钱,蔬菜最后到市民手里,价格自然不低。很多时候,利润最小的反而是菜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