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菜价和深圳相当 政府4举措“保供稳价”
蔬菜价格一头牵着菜农,一头牵着市民。菜贱伤农,进而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而菜价过高,又会使市民吃不消。8日,记者从海口市政府获悉,4月份以来,海南省进入蔬菜生产淡季,海口市蔬菜价格呈现小幅上涨态势。
为贯彻落实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部署,海口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调研蔬菜保供稳价工作,从生产、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一系列措施稳定市场。
反映 一百块钱买不了多少菜
现在买菜可真不便宜,一百块钱找开后,很快就没了,感觉也买不到了多少菜。家住海口的符先生买菜后对记者抱怨道,不知道什么原因,今年以来菜价一直在涨,致使生活成本跟着上涨。
符先生告诉记者,此外,一些肉类也不便宜,除了猪肉稍微好点,牛羊肉都不敢买了,家里一共7口人,6个大人一个小孩,每天买菜就要花六七块钱,如果要改善伙食,就得过百元。
对于市民的抱怨,摊贩们则感叹没赚到钱。在白坡里卖菜的王大姐说,现在很多菜的批发价比较高,遇到天气不好时,更是一天一个价,蔬菜的批发******了,零售价自然会跟着涨。有时还不敢涨得太高,怕卖不出去,现在卖菜也不怎么赚钱了。
分析 多原因致淡季菜价偏高
海口市物价局吴局长分析,7月份以来,内地多地持续高温干旱,大部分农作物受旱严重,蔬菜生产大量减产,致使供琼蔬菜减少。尤其是8月份,海口连续遭受强热带风暴飞燕和强台风尤特影响,本地蔬菜产量下降,市场供不应求,造成菜价上涨。而每年的4至11月,是海口市传统蔬菜生产淡季,40%-50%的蔬菜靠岛外输入。加上目前蔬菜市场流通环节多,而人工、运输、储存等成本也逐年增加,多种因素导致部分蔬菜特别是叶菜类价格淡季偏高。
行动 4大举措保供稳价
海口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平抑菜价,海口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市场:
措施一:多渠道保障市场供应。前不久,海口市已深入周边市县调研蔬菜生产基地的生产和供应情况,共有9个市县的蔬菜生产基地与海口市签订了蔬菜产销对接协议。
措施二:进一步减少流通成本。海口市正投资1000万元,分别在4个区各建一个公益蔬菜批发直销市场,免进场费、摊位费等,并吸纳零散自产自销菜农进场销售。同时,海口市正新建9家平价农副产品商店,并发动蔬菜运销公司组织平板菜车进入社区销售平价菜,还将利用农改超首先在5个农贸市场设立蔬菜自产自销销售区。
措施三: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海口市物价部门将建立和完善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应急预案,必要时实行限价、差价率调控等措施。同时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市场的应急调控工作。
措施四: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海口市将利用价调基金,为低收入群体发放物价补贴。有关部门分析,进入11月份后,是海南省冬季瓜菜生产旺季,预计海口市蔬菜价格将回落到一个较合理的价位。
据海口市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显示,去年海口市场15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为3.07元/斤。今年1至8月份15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为3.16元/斤,其中,1至3月份蔬菜价格涨跌互现,平均零售价分别为2.91、2.61、 2.66元/斤,4至8月份蔬菜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3.57、3.17、3.28、3.29、3.76元/斤。
海南省周边地区的蔬菜价格如何?据调查,7至8月份,广州市、深圳市蔬菜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3.38、3.60元/斤,与海口市蔬菜价格大致相同。但是,与广东发达地区相比,海口市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普通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困难群体而言,会感觉吃不消。